小雪食療︱天氣寒冷勿過分進補 中醫教煲核桃仁粥補腎助禦寒 - 健康蘋台

今天11月22日,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「小雪」,於冬季六個節氣中排第二。所謂「天已積陰,寒未深而雪未大,故名小雪」,意指由於天氣開始寒冷,北方地區可以明顯看到下雪。香港位處南方地區,天氣相對溫暖,幾乎全年都不會下雪。雖然是這樣,但在小雪節氣前後,香港的氣溫確實會有所降低。

日夜溫差大 頸後腳部注意保暖

天氣變化急驟,伴隨日夜溫差大,人體也逐漸開始受到寒邪侵襲。四肢怕冷、怕風吹、噴嚏頻頻和流鼻涕等,皆是常見症狀。預防有道,日常起居生活必須注意保溫,頸後及腳部的保暖尤其重要。用溫水泡腳,或利用艾灸刺激腎俞穴、關元穴、湧泉穴等,皆能達到「驅寒溫陽」的功效。

天氣陰冷晦暗致情緒低落 宜到戶外活動接觸陽光

另外,「小雪」前後天氣總是陰冷晦暗,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。眼下疫情反覆,人心惶惶。由情緒低落而引起的症狀明顯增多,如心情鬱悶、悲哀、食慾轉變和睡眠障礙等。雖然人們隨著外界事物而產生七情變化,本屬正常的生理現象。但過分突然、強烈或長期的情緒刺激容易導致臟腑氣血功能紊亂,從而導致疾病的產生。適量的戶外活動,多接觸陽光,有助於情緒平衡,有效抗病。

香港不如北方寒冷 無需過分進補

雖然冬天相對夏天而言,是比較適合進補的季節。但根據中醫「因地制宜」的概念,香港「小雪」節氣的氣候特點並非如北方地區如此寒冷,故注意無須過分進補。臨床上,經常碰到打邊爐或喝燉湯後,出現口乾、口腔潰瘍、皮膚乾燥或大便乾結等症狀的病人,建議挑選一些性質較為平和的溫補食物,如雞肉、馬鈴薯、腰果、淮山、芡實或核桃等,比較適合香港的氣候。除此以外,南方也有一個風俗習慣:「冬獵風醃,蓄以御冬」,即在「小雪」節氣醃製臘肉、臘腸等,為新年做好準備。不過,畢竟臘味肥膩,而且是加工食品,淺嚐則宜,多吃亦無益;可食用核桃仁粥:

材料:
核桃仁 50克
大米 60克

做法:
1. 將大米和核桃仁洗淨,同放鍋內煮熟即成

功效:
補腎強腰,溫肺定喘。此粥水適合冬季畏寒之人食用。

撰文:香港註冊中醫陳曉昕

Previous
Previous

腦退化 | 腦退化患者中醫治療 針灸頭頸穴位延緩記憶力減退

Next
Next

冬季流感 |中醫推薦冬季保健湯水 預防上呼吸道疾病及冬季流感 - 黃巴士